2017年3月6日 星期一

信用不良知多少?

信用不良知多少?

對於信用問題而猶豫的人,心裏面總有些問題存在?而這些問題,也是一般人心中常嘀咕的問題:

信用不良可以辦車貸嗎?信用不良可以房貸嗎?信用不良可以貸款嗎?信用不良貸款額度會有多少?信用不良利息很高吧?有學貸可以辦信用卡嗎?信用貸款要提前還款嗎?信用不好如何貸款?您有籌錢的困擾嗎?信用不良可以貸到款嗎?在您急需用錢時?又找不到人幫忙嗎?

孔子聖人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所以【信用】,自古至今,不管國內外,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人在事情的處理上,難免會有一小疏忽,而造成一些事後的遺憾!
有時,原以為在洽談甚歡的氣氛下,貸款的額度會很高,但事後核定下來,卻是出乎意料,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貸款對放款部門來說,說是衝業績嘛!但也是有承擔風險的利弊性存在,而追其原因,最大的考量點,則是『聯徵資料!』

jumboGoogle瀏覽了一下,有聯徵中心,對信用資料的揭露的訊息,特提供出來,供大家參考,當然!依據的法令有時也會修改,故準確性,仍是以聯徵中心最新規定的訊息為主。


信用資料的揭露期限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金融機構查詢信用資訊說明 
更新日期:2016/01/08
為了充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及協助當事人信用重建。
訂定當事人資料揭露利用期限規定:聯合徵信中心依據法令規定並參考信用資訊制度與資料保護法治發展較好的先進國家相關規定,訂定當事人資料揭露利用期限規定,該規定亦報請主管機關金管會核備,並予公告。
資料揭露期限屆至:聯合徵信中心以電腦程式控管並自動停止揭露利用各該資料,不再提供會員金融機構查詢,惟當事人對金融機構間之債權債務關係不因資料揭露期限屆滿而消滅。
·         Q1:聯徵中心揭露利用信用資料有沒有一定的期限?
·         A:有。為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聯徵中心提供銀行查詢當事人信用資料的揭露時間是有一定期限的,期限過後就不會再揭露了。
·         Q2:聯徵中心建置之信用資料為何需要有揭露期限?
·         A:銀行借款或核發信用卡給當事人,為了降低交易風險,需要瞭解當事人過去一段時間的信用狀況;而當事人為避免違約紀錄成為自己日後不容易向銀行借款或申請信用卡,與銀行往來期間應會盡力履行契約義務。所以一般先進國家均需要有一個信用資料的揭露制度,讓銀行及當事人互相瞭解,但是如果長時間揭露當事人的負面資料,當然不利當事人與銀行往來,因此聯徵中心乃依據法令規定並參考信用資訊制度與資料保護法治發展較好的先進國家相關規定,訂定當事人資料檔案揭露利用期限規定,該規定亦報請主管機關核備,並予公告。
·         Q3:聯徵中心各項信用資料之揭露期限多久?
·         A:目前聯徵中心依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訂定之「銀行間徵信資料處理交換服務事業許可及管理辦法第21條第3款」規定,報經該會核備之資料保有期限及揭露予會員金融機構查詢利用範圍為:
·         一、資料保存至特定目的消失。
·         二、提供會員金融機構於符合特定目的下之利用,當事人資料之揭露期間為:
1.      ()逾期、催收及呆帳紀錄,自清償之日起揭露3年,但呆帳紀錄最長不超過自轉銷之日起揭露5年。
2.      ()退票紀錄自退票日起揭露3年,拒絕往來紀錄自通報日起揭露3年。但對於退票已清償並辦妥註記者,自辦妥清償註記之日起揭露6個月;拒絕往來提前解除者,自拒絕往來提前解除之日起揭露6個月。
3.      ()破產宣告紀錄或清算裁定註記,自宣告日或裁定開始清算日起揭露10年。更生註記,自更生方案履行完畢日起註記4年,但最長不超逾法院認可更生方案之日起10年。
4.      ()信用卡資料
§  信用卡資料揭露期限,自停卡發生日起揭露5年。但款項未繳之強制停卡資料,未清償者,自停卡發生日起揭露7年;已清償者,自清償日起揭露6個月,但最長不超過自停卡發生日起7年。
§  特約商店資料揭露期限,自解約發生日起揭露5年;特約商店每日請款交易資料,自請款交易日起揭露1年。
§  信用卡戶帳款資料揭露期限,繳款資料自繳款截止日起揭露1年,催收及呆帳紀錄自清償之日起揭露6個月,但呆帳紀錄未清償者,自轉銷之日起揭露5年。
5.      ()會計師受懲戒處分資料,除撤銷簽證之核准及除名者永久揭露外,餘皆自處分或懲戒日起揭露5年。
6.      ()其他信用不良紀錄,自事實發生日起揭露5年。但其他法令或契約對於各該資料揭露利用期限另有規定或約定者,從其規定或約定。
7.      ()其他資料之揭露至特定目的消失為止。

·         Q4:聯徵中心信用資料揭露期限中,其他信用不良紀錄指是什麼?
·         A:目前聯徵中心其他不良紀錄之項目及揭露期限如下:
·         一、授信債權轉讓註記資料:
1.      ()逾期、催收及呆帳紀錄,自清償之日起揭露3年,但最長不超過自債權移轉日起5年;而呆帳紀錄最長不超過轉銷之日起揭露5年。僅於原資料利用期限及資料內容下加註債權移轉事實之資訊。
2.      ()已發生逾期、催收紀錄但尚未至轉銷呆帳階段即轉賣之債權資料,自債權移轉之日起揭露5年。
·         二、詐騙通報資料:
1.      ()警示帳戶通報資料:
10411日起,警示帳戶自通報日起揭露2年(若經原通報機關延長者,則自通報日起揭露3年)。但警示帳戶提前解除者,解除原因為不起訴處分、無罪判決、一般商業買賣糾紛、冒名申辦、存款帳戶遭盜用、遭誤設警示,一經解除,則不予揭露;而解除原因為罰金、判刑執行完畢、緩起訴、緩刑及保護處分,自解除日起揭露1年,最長不超過自通報日起揭露2年。
2.      ()其他金融詐騙案件通報資料:
非警示帳戶案件,依金融同業間遭歹徒詐騙案件通報要點第六點規定,凡通報案件已經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彙整且開放查詢之詐騙案件相關產品,其揭露期限為5年。
·         三、就學貸款資料:
凡自9611月起新增未依貸款契約償還借款之學生或保證人違約資料(亦即金融機構於9612月所列報之9611月新增授信戶違約或逾期等資料),該債信不良紀錄將依前揭規定揭露至貸款完全償還為止,已償還者,由承貸銀行通知聯徵中心註銷其紀錄。如於9610月前已發生之學生或其保證人違約資料,仍適用聯徵中心一般授信資料揭露利用期限規定。
·         四、銀行公會消金案件債務協商/消債條例前置協商註記
依據「中華民國銀行公會辦理消費金融案件無擔保債務協商機制」或「金融機構辦理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作業準則」相關規定及債務人與債權金融機構簽訂之協議書內容,
1.      ()前置協商不成立:「結案日」 起加6個月。
2.      ()前置協商成立:履約完成日或提前清償日加1年。
3.      ()毀諾未清償:自毀諾日起加3年。
4.      ()毀諾後清償:全部債務清償日起加1年,但不超過毀諾日起加3年。
·         五、個別協商註記
1.      ()個別協商成立者:自協商成立日起,至履約完成日或提前清償日止。
2.      ()個別協商毀諾/終止者:自毀諾/終止日起加3年,惟不超過個別協商協議書約定之清償日。
3.      ()個別協商毀諾後逕行全部清償該筆債務者:自該筆債務清償日加1年,惟不超過該筆債務毀諾日加3年。
·         六、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金融機構債權人清冊
金融機構依據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151條之11項之法定授權規定,准許金融機構以「本人」名義代理當事人查詢其本人之信用報告(民法第103條、個資法第3條第1款及10條參照)。其查詢依據有別於以「非本人」名義、經當事人書面同意後蒐集當事人之信用資料(個資法第19條第2款參照),故聯徵中心所提供當事人本人查詢之信用報告資料範圍,係包括聯徵中心尚未自資料庫中刪除、但並未揭露予銀行為授信條件審查利用目的之過時資料,以利債務人檢視釐清並製作符合其債務關係實際情況之債權人清冊。
·         七、保證資料:
保證人資料隨同主債務人之資料揭露,但如保證人經由債權金融機構表示保證人之保證責任消滅(包括主債務已清償、債權人更換保證人或免除保證人之保證責任等),並由該債權金融機構來函請求聯徵中心停止利用該保證人之保證資料時,聯徵中心即將其保證資料不予揭露。
·         Q5:聯徵中心是否會提供超過揭露期限之資料供銀行查詢?
·         A:依個資法第11條第3項規定:「個人資料蒐集之特定目的消失或期限屆滿時,應主動或依當事人之請求,刪除、停止處理或利用該個人資料。但因執行職務或事業所必須或經當事人書面同意者,不在此限。」因此,聯徵中心於個人資料揭露期限屆滿時,即停止處理及利用該個人資料,不再提供銀行查詢,但如銀行基於訴訟必要,有調閱超過揭露期限之過時資料之必要者,得透過具強制處分權或調查權之司法機關核判必要性後,以公函向聯徵中心調閱,作為銀行與資料當事人間訴訟爭訟之相關書證。
·         Q6:為何信用資訊揭露期滿後,向金融機構申請往來時仍有不良記錄?
·         A:金融機構基於其經營策略及風險管理需要,往往本身也建置有內部的信用資料庫,因此,如果您在聯徵中心申請的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中,因資料揭露期限屆滿而無紀錄,但在向金融機構申請往來時卻被告知過去的不良紀錄,其實是因為金融機構本身還保有該項紀錄所致。
另銀行辦理授信業務,應綜合審查借款戶品格、資金用途、還款來源、債權保障及未來展望等因素,並注意風險訂價及依照銀行授信準則辦理。且金管會已多次發函重申,當事人於聯徵中心之信用紀錄,非為銀行授信准駁的唯一依據。
·         Q7:民眾債務清償後,信用不良紀錄可以馬上刪除嗎?
·         A:聯徵中心蒐集、建置之個人資料,經依據銀行間徵信資料處理交換服務事業許可及管理辦法第21條第3款規定,報經金管會核備,各項資料均有一定之揭露期間,故不論正面或負面資料均需屆滿期間後方得停止揭露,並非債務清償後,信用不良紀錄即可以馬上刪除。

特別要注意
銀行授信單位,在資料審查時,不外乎是下列幾點:
1、信用卡是否有「遲繳」、「預借現金」、「超額刷卡」,這都是減分的項目,其中以「遲繳」扣最重。

2、作的穩定性及月收入多寡,來確認您的負債比:因為它取決於您的還款能力,也就是工作愈久,且收入愈高者,對審查都是有利的!但有一點,您的負債比,不能過高。
對任職的公司而言,一般認定,如果是公教人員、前500大企業員工,都是比較OK的!

3、抵押品或其他更有力的證明授信部門,也會對有抵押品的價值,做一番的考量,價值愈高,風險就愈小,自然貸出的額度就高,這也是加分作用。但需注意是,其抵押品不能是第二胎,或是其它債權人,否則加分也不高哦!

4不要說支付什麼,都用現金支付,這對授信部門而言,他無法得知您的償還能力,除非您是那它家銀行主要往來客戶,否則對銀行來說,也是有無從考證的風險,它是會斟酌的。

5申請貸款次數過多,在聯徵的訊息上,會一目了然,這會給銀行一個警示,這位申請戶,資金壓力真得是很重哦!
當然,在銀行申請上,遇到一些困難,則須轉換找其他貸款專家!或是銀行的申請條件很繁複,直接找貸款專家,也是一種方法!注意的是,要找有名且是政府立案通過的公司,比較有誠信、夠專業、有保障,以確保個資不外洩,以及申辦高成功率!

 以上, 是一些小小心得,提供參考,當然,不用到最好,這表示您是OK的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